WFU

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

減肥,除了數字,還要心理學知識



減肥,不該只看數字


說到減肥,大家想到的不外乎節制飲食跟努力運動。正確地控制飲食跟規律運動大多可以有效地減少體重,但「十個減肥,九個復胖」也是個常見的現象,其中的主要原因,就是只把重點放在數字上。


減肥成功,除了數字,心態也要轉變。許多肥胖的朋友,在經歷多次的減肥失敗後,經常對減肥這件事出現挫敗、絕望,甚至是習得無助的感受,這都是因為把焦點放在體重數字所帶來的影響;問題關鍵不在於數字,而是你看待肥胖的心態。





肥胖,看見的是表面



肥胖,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癌症的風險。政府及許多民間機構都努力倡導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性,主要原因是肥胖與許多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;但努力多年,真的為”健康”而減肥的民眾真的有限,大多是為了美觀及苗條而願意積極地減肥;如何透過理解需求,進而鼓勵民眾採取行動,是讓大眾願意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關鍵。

胖,除了”可愛”,幾乎沒有好的形容詞。一般而言,肥胖經常與”懶惰”、”貪婪”甚至”意志薄弱”連結在一起,而肥胖的人也經常將這些刻板印象投射到自己身上,進而影響到自我概念,甚至自尊;很多時候,肥胖的人是最不希望自己胖的人,但因為欠缺足夠動機及正確的減肥方法,肥胖常讓他們出現自尊受挫,心情不好,大吃,罪惡感,再變胖的惡性循環,旁人也因為誤解而不小心補上了好幾腳。





肥胖,常與心理困擾有關



大家在減肥時,常忽略心理狀態的重要性。其實在開始肥胖、減肥過程及後續維持的不同階段,都有必須關注的心理狀態及可能問題。出現肥胖,可能與對飲食運動的非理性想法,進食時的不專注有關,甚至是由情緒困擾、成癮行為或飲食疾患所導致;減肥過程,除了要對改變歷程及習慣養成有所瞭解外,還必須對後續維持的生活型態改變有所準備,而部分對身體意象出現偏誤的狀況,則需要透過諮商來改善;維持減肥成果,必須透過對生活中的誘惑做出預防計畫、培養正確的飲食運動習慣、組成支持社群,以及改變所處環境等方式來達成。

肥胖,跟許多心理狀態相關。肥胖問題除了基因、生理及環境因素的影響,壓力、憂鬱及焦慮等情緒狀態,則會讓你吃的更多。大量進食(Binge eating)就被認為是一種憂鬱的症狀,甚至是用來因應憂鬱情緒的方法;肥胖在部分研究中,更被認為跟憂鬱交互影響,BMI較高的女性也會出現較多的自殺想法。





減肥,對身心都很好


正確地減肥,有助於改善心理狀態。一個針對透過行為及飲食介入進行減肥的系統回顧研究發現,參與者在順利減少體重後,大多能在自尊、憂鬱、身體意象及健康生活品質等向度上出現改善;其中,體重的減少程度,有與自尊、身體意象與健康生活品質有較高的相關。

減肥過程中,如果能獲得心理師的協助,將有助於延續效果。減肥,除了改變體重及身形之外,也必須同時調整對飲食、運動與生活的錯誤想法及行為模式,才能獲得長期的效果。


除了生理,還要心理


肥胖,是多重問題的結合,只偏重單一面向,難以獲得完整解決。世界衛生組織、美國醫學會及加拿大醫學會都已經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,以藉此提醒民眾預防肥胖及後續相關疾病的出現,並鼓勵科學界、醫學界及研究單位能研究預防及治療肥胖的方法;也因為肥胖是一種生理、心理及社會環境的健康問題,自然也就需要多重專業的協助。

在減肥的過程中,心理師能提供想法、情緒及行為面向的協助。藉由意志力的提升、規劃對生活誘惑的因應策略、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、有意識地控制環境、運用自我監控、明確具體的目標設定、調適情緒困擾,以及適當的認知重建,都有助於減肥動機及效果的提升。

減肥,除了數字,還要心理學知識。



撰寫者備註︰

*本文僅供知識交流之用,有任何生理或心理困擾,請尋求專業人員協助。
專業人員包含︰醫師、心理師、營養師或護理師等醫療人員。